課堂概覽
如何將客觀、理性運用媒介的態(tài)度逐漸轉化為挖掘并傳播有價值信息的能力?為使校園小記者們能夠將媒介素養(yǎng)習于心并充分應用于生活實際,12月22日,重慶江津中學校園小記者們圍繞“信息時代,讀懂新聞價值”為主題,開展了本次《中學生媒介素養(yǎng)》課程理論學習 。
教學設計
課前預熱:課堂伊始,老師帶領小記者們一起復習了上節(jié)課的內容,如何辨別真假新聞,通過關注官方媒體獲取新聞、觀察新聞細節(jié)之處等方法??陀^、理性、全面地去傳播信息,不要做“鍵盤俠”,引導小記者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課堂主體:作為信息時代的原住民,校園小記者既是海量信息的接收者,也肩負著傳播當代青少年成長之聲的重要職責。如何甄別和篩選具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呢?課堂上通過老師提供的兩則新聞素材,引導小記者們認識新聞價值,明確有價值的新聞更能引起讀者注意。
隨后,小記者們根據老師提供的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引入到本節(jié)課的重點影響新聞價值的5要素:重要性、顯著性、趣味性、時效性、接近性的學習中。通過對本節(jié)課重點內容的學習,幫助小記者們學會從精彩的校園生活出發(fā),在處處留心皆學問的新聞思維中挖掘出具有傳播價值和特色的典型素材,弘揚具有江津中學特色的優(yōu)秀校園文化。
如何獲取有價值的新聞呢?課堂上老師通過美國的新聞事實案例“五角大樓文件案”和“水門事件”告訴大家,越是經過縝密調查、詳細走訪、選取角度的新聞,越是具有新聞價值。讓小記者們明白想要做出一條有價值的新聞,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小記者們多角度了解事件詳情,深入挖掘新聞事實。
課堂上還通過《被收容者孫志剛之死》這一新聞事實幫助小記者們深入理解和體會新聞的價值和力量,以及新聞失真帶來的嚴重后果。同學們作為校園小記者更應該明確自己職責和義務,做好校園新聞的“傳聲筒”才能成為真正的“無冕之王”實現自己的新聞夢想。
課堂最后,結合校園小記者的校園生活實際與目前對新聞采寫工作的基本了解,小記者們圍繞“你身邊有哪些不同類型的校園榜樣”“同學們眼中的最美教師”等問題開展了積極討論,并針對校園榜樣所蘊含的新聞價值進行深入探索和挖掘,在課后對身邊的榜樣人物展開新聞采寫。
課堂掠影
本次課上小記者們總體表現優(yōu)異,大部分同學能緊跟老師思路開展課堂討論,特別是賴虹佑、鄭堂桔、劉人瑛、李雨芯等幾位同學積極舉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