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知道用”靜”可以組成很多詞語,比如“安靜”、“寧靜”、“冷靜”等等。自上學期以來,我所就讀的金山小學就一直在重點開展“兩jing”行動。所謂“兩jing”,一方面指整個學校必須有一個良好的衛(wèi)生環(huán)境,另一方面則是作為同學們求知的場所,“靜”也是必不可少的。學校為什么要開展這項活動?它能給我們帶來什么?為此,我今天想從“靜”的角度給大家說說我的理解。
首先,我想先說說安靜。大家都知道,在大部分的公共場所都是需要安靜的,像圖書館、電影院、公共交通工具上等等。試想一下,一部受人喜愛的電影正放到精彩之處,一位觀眾卻開始大聲接聽電話,其他人能不為之側目嗎?公共場所如此,就更不用說在我們的校園里了。
大家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你正在教室里安靜地看書﹑做作業(yè)時,外面的走道里卻傳來一陣陣吵鬧聲,把正在學習的你的思路打斷,讓人感覺心煩意亂,那心情能好嗎?我們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笔堑?,在公共場所不顧別人的感受大聲地喧嘩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是一種不講公德的表現,所以說在很多場所,靜是必不可少的,是大家必須遵守的原則,靜是一種美德!
再說說寧靜。我覺得寧靜是一種風景,更是一種人們內心的平和。大家都讀過詩仙李白的《靜夜思》。從中我們不難讀出作者寫作時的環(huán)境和心態(tài)。想象一下,如果當時環(huán)境嘈雜,詩人內心因思鄉(xiāng)心切而煩躁不已,那他能寫出這樣的千古之絕唱嗎?我想這也是詩人取名《靜夜思》的原因之一吧。
那我們平時在做作業(yè)﹑考試時是不是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呢?尤其遇到難點時,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應該心平氣和地慢地做,不急不躁靜心思考,結果總不會差。在炎熱的夏季,人們感覺身體極度不爽,這時老人們會說:“心靜自然涼!”而諸葛亮在《誡子書》也說非寧靜無以致遠。所以說靜也是一種生活學習的態(tài)度。
現在我已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了,我知道我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小公民,我想這就是學校為什么開展“兩jing”活動的目的了,因為“兩jing”就像老師說的那樣,是作為現代公民的基本要求。那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讓自己成為一個文明的人,讓我們的學校變得更加文明。
這就是我理解的”靜”,看似平靜的大海里其實是包容萬千,看似平常的人其實是才高八斗,德被四方。靜是一種美,一種大美?。ń鹕叫W 祖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