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的一天,媽媽告訴我,她發(fā)現(xiàn)龍湖時代天街有個學做陶藝的地方,想帶我去玩。我爽快的答應了,一路上心里不禁有些興奮。
我們來到做陶藝的地方,為了避免衣服被打臟,我穿上了圍裙。做陶藝正式開始了,阿姨給了我一塊長方形的棕色陶泥,親切地告訴我:“要把它拍成圓球?!薄昂玫??!蔽一卮鸬?,陶泥捏起來比較軟,但是比橡皮泥硬一點,我用手掌拍了半天終于把長方體的幾個角拍圓了,又用兩只手把它拍成一個泥球。
“可以使用機器了!”阿姨說,她讓我來到一個可以旋轉的圓盤前坐下,圓盤下面有一個白色的塑料大盆,里面還有一些泥。她讓我把泥球狠狠地砸在圓盤中心的位置,然后使勁壓下去。接著將圓盤機電源打開,圓盤緩緩轉動起來。阿姨先教我勻泥,就是用兩只手掌中部輕輕握住陶泥,將泥團提上來,再用一只手圍在陶泥周圍,另一只手蓋在陶泥上面將它按下去,壓成圓柱形。然后,再把陶泥提起來又壓下去,這樣做3次后,就可以正式做形狀了。勻泥的過程看似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剛開始,由于不熟練,我不是力氣用大了把陶泥拉離了圓盤,就是力氣用的不均勻把陶泥弄歪了。最終經(jīng)過千辛萬苦,我終于勻好了陶泥。
這時,阿姨問我想做什么,我想了想,決定做一個小碗。于是阿姨教我定中心開孔,就是用一只手掌將泥團穩(wěn)穩(wěn)地圍住,再用另一只手的大指姆從陶泥的中心垂直按下去,但要注意不能按穿了。開好孔后,就開始拉坯了。拉坯就是將手拇指和四指捏住陶泥,慢慢地外拉,讓孔慢慢變大,我按照喜歡的幅度拉出了一個碗??粗鴿M手的泥巴,再看看我的作品,我不禁笑逐顏開。不過阿姨告訴我“這只是碗的泥坯喲!”
過了兩天,阿姨修好泥坯,經(jīng)過低溫燒制小碗有了雛形,然后我在碗上畫自己喜歡的圖案——兩個蘑菇和一個仙女,還著了顏色。最后,阿姨又把小碗涂上釉料放進電子窯洞中進行高溫燒制,終于做成一個真正的小碗!
做陶藝的過程十分有趣,雖然我只做了一個小碗,但也有好多步驟,花了不少功夫呢!在這個過程中,我親眼見證了一塊泥土是如何變成精美的藝術品的,藝術不僅在于挖掘美,也在于創(chuàng)造美!我體會到了創(chuàng)造的樂趣與快樂。(大坪小學 余文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