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習爺爺,您好:
我是重慶市人民小學的一名學生,每當在新聞媒體里看見您和藹的笑容,就有很多話想對您說。今天,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給您寫這封信。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這首歌您一定很熟悉,我從小就聽過《紅梅贊》。這首歌唱的“紅巖精神”,誕生地、發(fā)源地就是我的家鄉(xiāng)——重慶。
習爺爺您說過,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我們要牢記您的囑托,傳承和發(fā)揚革命精神。
媽媽也曾告訴我,重慶是一方充滿紅色記憶的英雄土地,孕育了偉大的紅巖精神,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紅色基因”要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我記住了您的話,在心里埋下了“紅色的種子”。但以前不太懂這些道理,上了重慶市人民小學,并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后,就更理解了這些話的含義。
我們學校是一所具有“紅色基因”的學校,卓琳女士是首任校長,劉伯承題為“人民小學”。楊浪浪校長也說,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學校所在地渝中區(qū)中山四路,不僅是最美街道,也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每天放學回家,我都要經(jīng)過桂園、周公館……這樣的“紅色基因”,讓“中國夢”底色更加厚實。
在周公館外的小廣場上,周恩來的塑像面帶笑容、目視前方、巍然挺立,親切而自信。我總是在想,周恩來有著一些什么樣的故事呢?
3月5日,是周恩來同志誕辰125周年紀念日,我踏入曾家?guī)r50號周公館參觀,瞻仰老一輩革命家的遺跡。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無聲地講述了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八年如一日支持戰(zhàn)斗和生活在這里,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發(fā)展、壯大和鞏固而不懈努力,這些都讓我肅然起敬。
中山四路上的桂園,我也曾兩次踏入這里參觀,緬懷老一輩革命家。桂園有著厚重的紅色文化,著名的《雙十協(xié)定》就在桂園客廳簽署。
“中國夢”是歷史的,現(xiàn)實的,也是未來的。
革命先輩的故事激勵著我好好學習,長大了成為一名有用的人,可以為國家做貢獻。最后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人民幸福,祝習爺爺身體健康!
重慶市人民小學四年級六班 楊瀚然
20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