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句流傳千古的詩句出自宋代詩人周郭頤的《愛蓮說》。自從有了這句詩句,人們便常常用它來贊美蓮花忠貞不渝、冰清玉潔、高貴端莊的品質。但人們不知道在他們稱贊蓮花無與倫比的美麗時卻貶低了藏在水底默默付出的淤泥。
在一個夏天,平靜的大池塘里開滿了一朵朵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蓮花,還有一片片翠色欲滴的荷葉。在岸上賞花的人們都不由得贊嘆到:“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在池中的荷花們聽了洋洋得意,蓮花的好朋友荷葉們也高興的跳起圓圈舞,但在水下的淤泥卻傷心得涕零如雨。人們只顧著欣賞池上的“窈窕淑女”,池中的快樂“舞女”卻沒有注意到在水下“丑女東施”。當天夜里,淤泥乘著池內的植物們都在睡覺的空當,悄悄的離開了。次日清晨蓮花和荷葉看見池中的淤泥不見了。他們都覺得反正淤泥在與不在都是一樣的,自己才是整個池中最美麗,最好的。沒過多久,池中的一切美麗都不見了。在臺上表演的人雖然能跳出美麗的舞蹈,但沒了臺下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她們還能表演出好的作品嗎?
如果說是大地給了綠樹青翠的外表,是綠葉給了花朵艷麗的色彩,是顏料給了油畫豐富的內容……那么難道不是淤泥給了蓮花婀娜的身姿嗎?
人們你們在贊美臺上表演者的同時,是否想到了像淤泥一樣在的臺下默默工作的勞動者?
珊瑚實驗小學 張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