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學(xué)習(xí)頗有壓力,每至感到枯燥時,我就會向童年借些歡樂。
去年秋天我去黃水看豐收。
我們一行不小心走錯路,到了一處山下。也不知這是哪座山,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我們朝山中炊煙升起處去,不過夾岸百步就“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媽正巧遇見了一處小旅店。大人們見天色欲晚,便去與店主商量入住手續(xù)。
我們小孩子卻顯得怡然自得,尋了一塊小池塘,傍池玩耍。在這深秋里,有霧氣縈繞池塘,池邊柳樹也被鎖在朦朧霧氣中。象征著生機的燕子早就飛散了,替深秋拉開帷幕。正值豐收,家家采集水果釀酒。在吃飯時,我雖只淺嘗了一點農(nóng)家釀的桑葚酒,卻也像那棵池邊柳一樣——鎖在了云霧中、醉在了云霧中。翌日,我在游記上寫道——“煙鎖池塘柳,燕過一簾秋。筵酌稻家酒,渰若醉人休?!?/p>
即使昔日的日子如此快樂,如今我也只能對著桌上的一摞公式、作業(yè)空懷念那段“秋醉”罷了。(珊瑚實驗小學(xué) 張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