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者之家網(wǎng)6月5日電(小記者 李奕蒙)說到泡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每位重慶人心里的家鄉(xiāng)美味都離不開它,那酸爽麻辣的酸菜魚、泡椒鳳爪、酸蘿卜老鴨湯……正因為它在重慶人餐桌占有的重要地位,所以我們重慶人家家戶戶都有自制的泡菜秘方。而在本周六,我有幸跟隨新華重慶小記者采訪團來到了渝北區(qū)大灣鎮(zhèn)毛哥泡菜基地真切體驗了一把 “識”泡菜、“品”泡菜、“制”泡菜的癮。
初到毛哥泡菜基地,我們先進入了泡菜腌制廠房,這里有近千個深埋地下的腌制池和瓦缸,池子和瓦缸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泡菜,有蘿卜、辣椒、筍、大白菜等,這些蔬菜原料都是從全國各地精挑細選來的。腌制廠房里彌漫著泡菜的咸鮮味,泡菜基地的負責人甘老師告訴我們,那是蔬菜發(fā)酵時發(fā)出的特有味道,他還拉開覆蓋在腌制池上的塑料膜,告訴我們那鹵水上漂浮的小泡沫正是由于乳酸菌發(fā)酵而產(chǎn)生的,發(fā)酵的乳酸菌就像健康衛(wèi)士一般保衛(wèi)著泡菜的“健康”,我們跟隨甘老師逐一品嘗了腌制中的風蘿卜、小米椒、酸筍,這些原生態(tài)的泡菜可別有一番風味呢!
甘老師還告訴我們,因為要確保不同蔬菜的腌制效果,這些蔬菜都需要嚴格控制鹽度和酸度,而且每種泡菜的腌制要達到半年以上才能去除有害的亞硝酸鹽,成為人們餐桌的美味。所以我們品嘗到的不只是泡菜,更是時間和責任的味道。
嘗過原生態(tài)的泡菜,我們就進入學習制作泡菜的活動了。老師告訴我們,在我們川渝地區(qū),女兒出嫁時,一定要把泡菜壇子當作嫁妝,還要將制作泡菜的手藝傳給女兒。等老師講完泡菜的腌制方法后,我們躍躍欲試,立馬開始制作起來,首先按比例給蔬菜配好了食鹽,并均勻腌制了十多分鐘,然后與一定濃度的鹽水一起入壇泡制,接著根據(jù)個人愛好添加花椒、老姜和白酒等調(diào)料,最后最緊要的步驟,是要進行封壇!也就是要注入壇銜水,將泡菜與外界隔絕,確保泡菜能順利發(fā)酵。終于,一壇秘制“李氏”泡菜出爐了!
這次奇妙的泡菜之旅讓我對平凡的泡菜有了更深的認識,通過精心的腌制、耐心的等待,家鄉(xiāng)的味道將會越來越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