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是重慶的美食名片,是每個外地人到重慶的必嘗美食。假如我一段時間沒吃火鍋,想起那紅湯翻滾,也會垂涎欲滴,對火鍋的制作過程也充滿了深深的好奇。今天我參加了“重慶驕傲”系列之“走進秦媽火鍋,看健康火鍋是怎樣煉成的”主題活動。對火鍋的來歷,制作方法,以及什么才是健康火鍋做了一次全面的了解。
我們剛到秦媽集團,火鍋底料的濃濃香味就順著風飄進了我的鼻孔里,刺激我的味蕾分泌出唾液,讓人不禁贊嘆這火鍋香味之濃郁。我們在大廳首先觀看了秦媽集團鐵軍軍團的閱兵式,他們英姿颯爽,器宇軒昂,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接著我們走進了原材料的儲存車間,這里存放著做火鍋底料需要的原材料,比如熬制時會放入大量的牛油,用牛油熬制會讓湯料有十分濃郁的肉香;做火鍋當然離不開花椒,辣椒,五香八角之類的作料,這些作料使火鍋麻辣鮮香,這里存放了很多,甚至還有大袋大袋的鹽和雞精等物品。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秦媽火鍋底料的自動化生產(chǎn)線,先是用電腦設定控制每一個工藝流程,然后依次加入牛油、花椒、白糖、海椒、八角、海椒、味精、食鹽、白蔻、桂皮、草果、茴香等原材料放入鍋中進行熬制,熬制完后進行真空的內(nèi)部包裝,過后就進行封凍,像巧克力一樣定型。然后進行外包裝,外包裝時用一個鉗子把包裝袋撐開放入底料,封口打包出廠。一小袋火鍋底料的生產(chǎn),要經(jīng)過七個步驟和嚴格的質(zhì)量檢測。
這里的工作人員都穿著十分整潔的工作服,他們不辭辛勞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確保了產(chǎn)品的健康和安全性,讓我感到秦媽集團的員工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
接下來終于到了動手操作的環(huán)節(jié),我被選上做了一次“大廚師”。在炒料師傅的指導下,熬制出一鍋火鍋底料。先把油倒入鍋里等待燒熱,然后加入牛油,這時已有肉香飄了出來,當牛油融化時這股香味更加濃郁。然后放入辣椒不停的翻炒。有了香辣味后就放豆鼓繼續(xù)翻攪,然后加入花椒和五香等作料,在最后加入干辣椒就關火,但是還要繼續(xù)翻動。等到油溫完全冷卻的時候才停止,這樣一鍋麻辣鮮香的火鍋底料就做成了。中午用我們炒制的底料做了串串,小記者們吃了都贊不絕口,我感覺很有成就感呢!
在秦媽集團的會議室里,我們了解到秦媽火鍋的歷史,以及秦媽火鍋事業(yè)是如何成功的。原來,秦媽火鍋源于上世紀30年代初,有一天,秦老媽和秦老爸把市場上買回來的白菜、牛肚、牛肉等食物加上辣椒、花椒一鍋煮好后讓過往的船夫吃下驅(qū)寒取暖,船夫們吃過后都贊不絕口,后來船夫想讓秦爸秦媽每日都這樣做火鍋,給他一些碎銀子。這樣的事情何樂不為呢?聽了這個提議,秦爸秦媽就在嘉陵江碼頭邊上做了第一家火鍋店。
后來中國戰(zhàn)火紛飛,抗日戰(zhàn)爭的號角響起,他們便退隱江湖,可是他們的孫女秦遠紅對火鍋有著深深的愛,她找出當年了的火鍋秘方,在1998年創(chuàng)立了秦媽火鍋。后來因為秦遠紅董事長對火鍋的堅持,把食品安全當作生命,把簡單的工藝做到極致,把簡單的菜品做成藝術品的工匠精神,秦媽火鍋從當年的6張桌子的小店做成了現(xiàn)在的火鍋帝國,并把重慶火鍋開到了美國舊金山,真為秦媽感到驕傲與自豪。
經(jīng)過了這一天的參觀采訪,我終于明白了有一種東西比聰明更加珍貴,那就是人的堅強意志,努力后不要擔心沒有回報,盡心盡力堅持了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