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鍋、炒豆、加糖、壓模??????這是制作月餅的幾道基本工序。9月24日,在中華路小學的課堂上,四年級的學生們紛紛進行廚藝展示,分組進行綠豆糕的制作,以此迎接中秋節(jié)的到來。
每個班的學生事先被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由7名組員構成,在上課鈴響之后,美食課也開始了。按照事先小組間的明確分工,1、2、3號同學負責炒出綠豆糕,一人掌勺,一人添糖和放油,另外的幾名同學則負責將炒好的綠豆糕加入各種餡兒,然后用模型壓出各種花色及形狀的月餅,整個綠豆糕的制作就完成了。
四年級(2)班1組的劉彥銘同學說道,以前吃月餅都是家人買的,這是他第一次自己動手制作綠豆糕,感覺很好玩,學到了怎樣做出好吃的食物,還能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
對于制作綠豆糕表現如何的評價環(huán)節(jié)及標準,負責美食課的何娟老師表示,主要通過三個方面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綜合考量,一是每個小組合作分工的情況,其次是最終菜品完成質量,第三個則是在制作結束后對于使用灶臺水槽的清潔善后工作,這樣能綜合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
據悉,中華路小學的美食實踐課作為學校開發(fā)的校本課程。會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每個月每個星期安排一節(jié)課,一般以中秋、重陽等節(jié)日為主題,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融入到美食課堂中,既享受親自制作美食的過程,又能在不斷的實踐中更好地吸收中國傳統(tǒng)文化。(鄧紅婭)
來源: 新華網重慶教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