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遺產(chǎn)名錄》中,有一處著名的石刻景點——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qū)境內(nèi)所有石窟造像的總稱,迄今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窟多達75處,造像5萬尊,其中尤以北山、寶頂山、石門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整個寶頂山大足石刻呈馬蹄形,長750米。造像始建于初唐,歷經(jīng)唐末、五代,圣、盛極于兩宋,是世界石窟藝術(shù)史上的最后一座豐碑。
在大足石刻景區(qū)門前有一塊雕刻精美的牌坊,牌坊上方正中央篆刻著3個金色大字——寶頂山,告訴游客當前所處位置。牌坊下面的石墩上雕刻著許多姿態(tài)各異的石獅,沒有哪兩尊是相同的:有的昂首遠眺,像在歡迎遠道而來的游客;有的抬起一只腳,像在悠然漫步;有的舒適地趴著,像在享受寶頂山陽光浴……
穿過牌坊,就來到聚集人們美好心愿的禮敬橋。禮敬橋又名“鎖愿橋”,它的橋身上有一條長長的鐵鏈,鐵鏈上掛著許多形態(tài)各異的鐵鎖,許多前來游賞的人們將自己的美好愿望鎖在鐵鎖里,并在鎖身刻上祈愿者的名字,有的求姻緣、有的求長壽、有的求平安、有的求事業(yè)……每把鎖代表不同人的美好心愿,愿許愿者都能如愿!
由禮敬橋向左前方行走,就來到我最困惑的石雕窟——地獄變相。傳說人在生前如做了壞事,死后就會被打入地獄,遭受各種酷刑:有的被割掉雙手、有的被割掉舌頭、有的被挖掉雙耳……在地獄變相石窟中有一位美麗的養(yǎng)雞少女,她怎么也被打入地獄中了呢?原來按照佛教說法,吃雞犯戒,由因果向上推,養(yǎng)雞也是造成這冤孽的原由。我心生納悶,既然養(yǎng)雞少女被打入地獄,為什么將她雕刻得如此精美呢?導(dǎo)游告訴我們,養(yǎng)雞是百姓中最常見的生活方式,工匠于心不忍,雖把養(yǎng)雞少女刻于地獄變相中,但卻把她雕刻的神態(tài)端正,十分美麗動人。
看完地獄變相。沿著小路拾階而上,就來到臥佛像前。臥佛側(cè)身橫臥于巖壁間,頭枕在寶盒之上,面容祥和,雙眼呈半睜狀態(tài),像在注視前來觀看的游客。它的佛腳隱藏于巖壁間,似乎是工匠們刻意所為,讓人們想象臥佛的下半身造型。
在臥佛的右后方,就是最著名的“千手觀音”石像。它修建于南宋時期,刻于88平方米的崖壁上,高770厘米,寬1250厘米,全身鍍滿金箔,金光閃閃,斑斕奪目,被譽為“天下奇觀”。千手觀音石像共有1007只手,手里拿著126件法器,每只手中心均有1個法眼,像在視察人間疾苦。這些佛手無一雷同,千姿百態(tài)地分布在佛身四周,形如孔雀開屏般美麗。關(guān)于千手觀音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一年妙莊王病了,四處求醫(yī)治病,找了很多醫(yī)生均無藥可治,最后一位神醫(yī)告訴他說,只有親生骨肉才能把他病治好。妙莊王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妙金、二女兒妙銀、三女兒妙善,大女兒、二女兒均不答應(yīng)給他治病,只有心地善良的三女兒同意割肉救父。佛主被三女兒感動了,就給了她1000只手,后來七仙女下凡,經(jīng)過大足石刻,被這里的千手觀音吸引住了,又給了它7只手,所以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千手觀音共有1007只手。
這美麗的大足石刻,真是名不虛傳。
重慶市南岸區(qū)珊瑚實驗小學(xué)四年級七班 楊蕊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