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者之家網(wǎng)11月21日電(通訊員 趙雪岑)11月17日上午,北碚區(qū)朝陽小學南校區(qū)的五年級全體師生,前往重慶沙坪壩區(qū)紅巖紀念館,開展了“緬懷11·27,殉難烈士”主題教育活動。
現(xiàn)場,師生們分別參觀了“紅巖魂陳列館”、“渣滓洞”、“白公館”等革命遺跡。其中“渣滓洞”留給師生們的記憶尤為深刻。據(jù)了解,渣滓洞原是重慶郊外的一個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內(nèi)院墻上寫“青春一去不復還,細細想想”、“認明此時與此地,切莫執(zhí)迷”、“迷津無邊,回頭是岸”、“寧靜忍耐,毋怨毋憂”等標語。
另外,“渣滓洞”的男牢有16間,女牢有2間。曾關(guān)押過江竹筠、胡其芬、左紹英、藍蒂裕、劉石泉、陳作儀等革命烈士。在現(xiàn)場可以看到,每一間牢房都很狹窄,十幾個革命烈士擠在牢房里,夏天熱,冬天冷,生病、受傷了不給醫(yī)治。
講解員告訴我們,國民黨們一天只給每個牢房一勺水,革命烈士們一天只能喝到一勺水,生活十分艱苦。而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革命烈士們還要承受敵人們的毒刑拷打?!跋攘覀冋J為,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先烈們一致對外,死守情報,一星半點也不肯透露。堅持直至勝利的那一天。”講解員解說道。
下午,師生們來到“紅巖魂廣場”給革命先烈們掃墓。大家的心情異常沉重,手里拿著給先烈們的白花,按次序,給先烈們獻花,并繞墓一周,以我們自己的方式來緬懷先烈們。
“在這一次的活動中,同學們都受益匪淺。現(xiàn)在好好學習、刻苦努力,將來,為祖國做更多的貢獻,做一個有追求、有生活情趣的人!”現(xiàn)場,一名學生說道。